7月17日上午,暑期实践的第三天,调研小组来到了洋县第一村——草坝村。通过村委干部对草坝村脱贫之路的详细介绍以及我们对贫困户的走访调研,大家对该村的发展状况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洋县草坝村,在洋县县城北部3.5公里处的古“傥骆道”入口,村庄坐落在国宝朱鹮洋县保护区的核心地带,村容整洁,基础设施完善,发展目标清晰明确,这里不光生态环境优美,有机农业更是本村大力扶持和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草坝村之所以能从一个贫困村、后进村发展为全县示范村,从一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发展为一个固定资产过亿元的先进村,得益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得益于一以贯之抓党建促发展,在“抓党建、聚人心、转作风、促发展、惠民生”方面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唱响有机品牌多业并举之歌,脱贫攻坚绽放光彩大文章,全村呈现出党建提质、脱贫提速、发展提效、民意提升的良好局面,最终实现了从落后到先进的华丽嬗变。
据村委干部介绍,本村本有五家贫困户,他们之中既有因劳动力缺失致贫的,还有因残致贫的,还有因病致贫的。但是通过政府和村里在住房修缮、提供贷款、低保补助等各方面的大力帮扶,2018年已有三户实现脱贫,现仅剩两家尚未脱贫。一户是因为家中只有一位年事已高、基本丧失劳动力的老人而导致脱贫困难,另一户同样是因为老人问题以及儿子患有精神病的情况,而导致脱贫难以如意。虽然如此,村干部仍会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他们。
当日下午,调研小组在村干部、驻村帮扶单位干部和街道办事处扶贫干部的带领下前往朱鹮湖有机食品基地参观学习,让师生们对草坝村的产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模式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和学习。
锁定“股份联盟”的组织架构
合作社推行“每户限一股、每股限一人”和“现金入股、粮食产量入股、联营入股”模式,通过土地流转、产业托管、资金资产入股多种方式获利,不断壮大合作社经济体量。完善合作社资产、财务、股权等内控制度,定期召开股东大会、股东小组长会议、理事会、监事会,研究生产问题,防范市场风险。
同时,对国家财政补贴及社会捐助资金,实行资产量化、资产入股,扩大合作社规模和实力。实行“2+2+6”分红模式(即20%现金分红、20%留存集体、60%依据土地所产粮油果产量和合作社整体经营利润进行二次分红),平均量化后按比例分配给入社社员。
产业富民 运用品牌战略 做大乡村旅游 走出统筹资源的特色道路
草坝村最大的区位优势就是地处国宝朱鹮的生态保护区,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如何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致富成了村里的头等大事。
坚持“打造朱鹮品牌,发展有机产业”的思路,草坝村用心做强“朱鹮湖”有机品牌。
合作社严格按照有机产品认证标准实行规模化生产,3大类60种农产品获国家认监委有机认证,有机稻米产品获欧盟认证。同时,对有机粮油加工过程实行视频监控和质量监督,实现了种植、加工线上线下质量追溯“一条龙”管理,确保了有机产品品质。目前“朱鹮湖”牌有机产品直销北、上、广等20多个国内城市,“朱鹮湖”商标也荣获陕西省著名商标。
草坝村是世界珍禽朱鹮重要的栖息地和繁衍地,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
草坝村新农村建设成果丰硕
草坝村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村主导经济组织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也被授予国家级“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的草坝模式获得极大的成功。
如今的草坝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组面貌大为改观,“村前米粮川、村后花果山、村内变公园”的首个奋斗已经实现,群众遍享农村“三变”改革成果,家家户户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草坝村能达到今日的成就,离不开村领导干部以及政府的带领与帮扶,同时也离不开村民们的积极配合,草坝村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做出的重大努力与取得的成果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