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教学实践周 | 政治学专业基础与前沿系列讲座(三)中国共产党人权理论的先进性及其对国际人权话语的积极促进

2021-07-12 点击量:

建党百年之际,为进一步增强我院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权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加深对“政治学专业”的理解,7月12日上午,我院特邀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教授张师伟在SA105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人权理论的先进性及其对国际人权话语的积极促进”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姬文刚主持,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全体学生和部分学院老师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01


专家简介


张师伟,历史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教授,政治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政治学理论硕士生导师组组长。

本科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1996年9月考入南开大学,攻读中国政治思想史方向的研究生,现任职于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教授,中外政治教研室主任,政治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政治学理论硕士生导师组组长,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陕西省政治学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等。出版独著专著2部、合著专著2部,教材3部,在《政治学研究》、《文史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学术专著《民本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获陕西省第八次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政治学基本理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获陕西省政治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



02


讲座内容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及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了人权理论及人权实践的重大创新,她不仅为中国创造了内容丰富的人权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权道路,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人权事业,而且还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对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传统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从而在人权理论的立场、观点及方法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在揭露资产阶级人权话语体系在内容上不真实、不平等、非普遍等诸多虚伪性的基础上,并由此而在人权理论上形成了诸多明显的创新性成果。

      中国共产党从西方列强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人权灾难及与西方列强的交往中深彻感受到了列强人权话语的虚伪性及其帝国主义掠夺本质,领教了西方列强以人权为武器干涉他国和压迫他国的本事,深知国际人权话语体系没有经过理论上及政治上的批判就不能使国际人权话语体系摆脱西方列强的控制,也就由此而不能满足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对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基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权理论对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积极促进,主要体现为:


1、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批判性地认识和评价国际人权话语体系,在客观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批判性认识在国际社会的普及,并由批判性认识而得以自觉地抵制西方列强在国际人权话语体系中的消极内容,如资产阶级局限性、西方人权话语霸权等。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权事业的成功实践,无疑是在自觉的人权理论指导下完成的,其成功的经验及在理论上的相应解释给国际人权话语体系提供了新的内容,既突破了西方列强在资本主义进步时代所奠定的国际人权话语框架,给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思考人权问题的新框架,又给国际人权话语体系提供了新内容,中国经验在国际人权话语体系中的影响力日益突出。


3、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权的理论思考体现了人类共同体的宏伟视野,把人类社会普遍的人权发展与人类的解放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提供了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遍愿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人权的理论思考,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基本立场与主要思维方式,国际人权话语体系在全人类层面上公共性将由此而得到充分的凸显。


主讲内容结束后,王梅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总结发言,张师伟教授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耐心地解答,至此,本场讲座圆满结束。



03


学生感悟


本次讲座对同学们学习中国共产党人权理论的先进性及其对国际人权话语的积极促进等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国际政治1901杨陈卓:


在听完今天的讲座后,我对于西方资产阶级人权观的虚伪性有更深刻的了解,中国共产党人权理论是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最新成果,具有先进性和优越性。针对我关于如何走出西方的人权话语陷阱的问题,老师也给出了解答,总而言之受益颇多。